8月12日股票线上配资平台
《人民日报》刊文
《数字化,添发展活力》
点赞西湖区古荡菜市
以数字化发展助力城市烟火气
现将全文转载如下
位于浙江杭州市西湖区的古荡菜市,怀旧的建筑风格引人注目,走进其中,花色地砖与几何线条的彩色玻璃窗相互映衬。
“现在完全不像老菜市场了,简直就是生活综合体嘛。”刚逛完,张芹两手拎着各种蔬菜、熟食满载而归。作为附近的老居民,谈起古荡菜市的变迁,她感触颇深:“这几年进行了多次升级改造,现在不光我们老年人爱逛,年轻人也不少。”
推开古荡菜市的大门,四层空间划分合理,动线流畅:地下一层的自产自销区,各种农户直销农产品应有尽有;一层的果蔬铺和熟食区,瓜果清香搭配熟食飘香;二层的肉类铺,价码、溯源信息在智能屏幕上实时跳动;三层的共享厨房,顾客可选择自炒或厨师代炒,烟火气十足……
“颜值是敲门砖,烟火气才是内核。”古荡菜市负责人郁红梅说,外围20多家店铺里,既有老杭州味道的品牌餐饮店,也有年轻人喜欢的花店、咖啡店,让菜市场从单纯的采买地,变成了可逛、可拍、可歇脚的场所。
放眼全国,这几年,转型成功的新晋菜市场有不少,都不缺颜值和生活气息。相较之下,古荡菜市有啥不一样?指向菜市场入口处的“数字驾驶舱”大屏,郁红梅道出不同。屏幕上,实时滚动着当前营业摊位数、今日菜价、交易总额等,甚至还有摊位销售排名和食品检测等信息。
放眼望去,每个摊位前,都配备统一的电子秤,商品价格、支付二维码、摊主信息、食品安全信息等一目了然,交易数据会统一显示在“数字驾驶舱”的大屏上。
“我们年轻人买菜没啥经验,但逛这家菜市场像逛经营透明的超市,哪个摊位卖得好、今日菜价高不高,写得清清楚楚,简单放心。”附近年轻居民周梦雅说。
数据实时统计方便了消费者,也方便了管理员动态监管。对郁红梅而言,这些数据也为市场管理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。
点开“浙里办”APP,她边演示边介绍,“比如这个食品安全溯源系统,让每种农副产品有了‘电子身份证’,再结合我们的‘数字驾驶舱’,从电子溯源到线上支付,从客流监测到环境管控,都能做到实时掌控,这些信息也直接影响到经营户的诚信评级。”
时尚、便捷、智能……拥有29年历史的老菜市场,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,除了日常光顾的顾客,还有不少年轻的经营户。95后王嘉辉经营着一家“互联网菜场”,通过线上平台,他与古荡菜市的商家合作,进行接单、采购与配送。在他看来,得益于古荡菜市能为消费者提供切肉、净菜、切菜等各种延伸服务,他的生意越做越好。
古荡菜市门口,一家名为“入口咖啡”的店里人气很旺,老板金璐璐留学回国后,把咖啡店开到了菜市场,“小时候我就跟着奶奶逛古荡菜市,现在回来开咖啡店,这种感觉很奇妙。”像这样充满朝气的小店,也拉近了年轻人跟菜市场的距离。
“现在约20%的摊主都是90后了。”郁红梅介绍,年轻人的加入也让古荡菜市更添新活力和新气象。菜市场通过经常举办各类服务活动,不但留住了老街坊,也吸引了新群体。郁红梅说,相较于改造前,如今2900平方米经营面积的菜市场,有158个摊位,营业额比原来增加了30%—35%,日均销售额已经达到35万—40万元。“最主要的是,依托打造‘全龄化’空间的理念,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,都能在这个微型社区生活综合体里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。”
指南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